论坛>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走近广富林遗址 开启寻“根”之路

走近广富林遗址 开启寻“根”之路

2018-10-16 08:31:40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在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素有“上海之根”的美名。这里曾被考古发掘出5座保存有人骨的墓葬,并出土了新石器时代和周、汉、宋、元等时期的大量文物,为复原松江区乃至上海市古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实物材料。

为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我校的校园文化内涵,提高航空服务学校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上海之根”的认识和兴趣,9月13日,我校文学社23名学生在张胜林、张敏彪以及语文组罗爱梅、何阳阳、徐丹枫老师组织下特地来到了“上海之根”——广富林遗址开展了一次精彩的寻“根”活动。

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庄严富有特色的牌坊给全体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来自16空乘1班的沈博闻同学和17航服3班的李天娇同学为我们打响了“开头炮”,问我们详细介绍了广富林遗址的大致情况,在此过程中,我们的同学还进行了拍摄交流。

循着遗址里的参观路线,师生一同来到了广富林遗址的核心保护区,来自16空乘1班的赵永毅同学和赵亦凡同学声情并茂地介绍了广富林发掘的成果。核心保护区的地下有丰富的古代遗存,一片绿油油的田地下竟蕴藏着珍贵的宝藏!

参观期间,毕业于我校14级空乘专业,现就读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民航学院的葛天添学姐也参与到了本次活动中,她亲切地为学弟学妹们介绍了她所了解的广富林。作为上海人,她还讲述了她的祖辈在早期上海的生活印记,同学们收获丰硕!

随后,师生一行参观了广富林文化展览馆。展览馆内容丰富,包含了南方的良渚文化以及北方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并且还带有上海最早的移民文化;较具有代表性的还有崧泽文化时期的陶器,广富林时期还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等。在游览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地读介绍,品遗迹,有的同学还拿出了手机用备忘录的形式进行了细致的记录!

最后来自17空乘1班的秦宇志同学和17机电1班的严斌斌同学为文学社的师生们介绍了明末清初中国著名的文学家陈子龙和他的坟墓,更不忘知也禅寺的由来。

人类的文化探索,即是一种创造活动,也是在不断回答问题、证明自身的过程,来自上海的航校师生们也关注着这样的问题。从史前遗址的发掘和考证中,文学社的师生们对先人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上海人及其生活特色的来龙去脉有了更深刻的把握。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千百年来萦绕人类的三大基本问题。传统文化节给了广大航校学子认识自我、认识过去、认识未来的平台和机会,期待航服人从中能够茁壮成长,不断进步!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还能输入140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正在加载中,请稍等...正在加载中,请稍等...

活动

1/3

话题...

返回顶部
主题管理
置顶
删除
加精华
修改
打气
屏蔽
转发
禁止回复
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