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校园>活动>家校共育 携手同行 我校“家长学校”举行线上专题讲

家校共育 携手同行 我校“家长学校”举行线上专题讲

2024-05-22 20:54:48

5月13日,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家长学校”于线上举办主题为“家长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有效沟通”的家长讲座,特邀上海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上海青春在线青少年公共服务中心专家工作室专家颜苏勤老师授课,为1200余名家长传授与青少年有效沟通的方法技巧。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谌明举出席并讲话。

谌明举在致辞中指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方面的基本情况,指出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和家校联动育人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和心理教育示范校。此次线上讲座旨在为家长们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进一步提升育人能力和家庭教育实效,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他希望通过颜苏勤老师的培训与指导,家长们能够学到如何更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从而提高沟通的质量。

颜苏勤老师从学习成长型思维、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讲座中,颜老师结合前期问卷调研结果,针对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引出讲座主题。她特别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该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明确规定了家庭教育的法律地位和基本原则。颜老师强调,家长们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来教育未成年人。

心理学教授约翰·古特曼的研究表明,批判、鄙视、辩解和冷战是破坏亲密关系的四大“杀手”。基于此,颜苏勤老师进一步强调了“先关注感受,再处理问题;先搞好关系,再处理事情”的沟通原则,并鼓励家长们坚持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共同解决问题。

讲座最后,颜老师给家长们提出建议:“失败只是尚未成功,我们应该从错误中学习,把每次失败都看作是通向成功的阶梯。”为了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这些理念,她推荐了《终身成长》和《青少年心理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

通过聆听讲座,家长们对《家庭教育促进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如何更有效地与青春期孩子进行沟通。颜苏勤老师的专业指导和丰富的案例分析,为家长们提供了实用的沟通技巧和方法,有助于他们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长感言1:聆听颜老师的讲座,我深刻认识到培养孩子的初衷是让孩子健康幸福的成长。作为家长,首先应读懂孩子,平等对话;再树立成长型思维,磨砺韧性;最后才能同频共振,实现有效沟通。相信在学校的指导下,家长们通过针对性地学习,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一定能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

家长感言2:在家长学校的讲座中,听专家介绍了成长性思维的概念。家长与青春期孩子沟通是一项挑战,因为青春期是一个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的时期,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来培养。家长的态度和行为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保持积极和支持性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感想3:心理健康与个人的整体福祉密切相关,其重要性不容小觑,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心理健康比单纯的追求成才更为重要。讲座中,颜老师说到的,1991年11月1日,卢刚枪杀同学和自己的博士生导师等之后,自我毁灭了,特别是分析了卢刚“以我为中心”、“病态的好胜心”的人格特征,让人感叹不已。在日常的人际关系中,良好的心理健康才能有助于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人际关系。无论是在家庭中、朋友圈还是职场上,有效沟通、同理心及解决冲突的能力都是基于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当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心理健康的会拥有更积极、适应性的应对策略,能够更好地管理压力和逆境,这对于学生的长期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

家长感想4:每个孩子都是天真烂漫纯净无瑕的,作为我们大人应该放下架子,把孩子当成朋友来相处,不要总是对他要求太多,要求他事事顺着自己,多倾听他们的内心想法,我们要耐心的引导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毕竟学生还是以学习为主。当然心理健康和身体成长也一样重要。我们要多理解孩子,多和孩子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这样才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通过这次心理健康讲座,给我的收获很大,受益匪浅。我们作为家长,我们的目标不要盯在孩子的刷题考试成绩,我们更多的应该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心理情绪。我们作为家长还应该读懂孩子的情绪,我们要先接纳孩子情绪,然后再来处理事情。读懂孩子的动力,了解孩子为什么学习找不到热情的原因,支持鼓励孩子去做,让孩子在事情中找到价值感,意义感。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家长要做一名符合现代社会教育的合格父母,不能不顾及孩子心理特点,无端地过高要求孩子。

家长感想5:在认真学习了《家长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有效沟通》家长讲座后,我受益匪浅,对于今后如何与孩子沟通有了新的思路。首先我们要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让孩子相信天赋只是一个起点,练习会让一切变得不同。如果孩子是固定型思维,那么他们面对挑战、障碍、批评的时候,往往就会灰心丧气,从而选择回避和放弃,不愿意去努力解决困难。有了成长型思维,孩子才能拥有持续学习与成长的动力。培养成长型思维是有方法的,一是引导孩子始终保持探索未知的兴趣,让孩子告诉自己一直在进步中,有发展、成长与成功的潜质。二是引导孩子坚信办法总比问题多,从容地将思考集中于如何克服困难,哪怕只是变好一点点。其次,我们要明白青春期孩子的特点,理解他们的心理。青春期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和成熟性,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我们要给他们一定的自由,但也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们科学的指引。如果孩子不愿意和家长交流,家长也不能着急或者发怒,而是要积极和孩子沟通。和青春期的孩子们沟通,要做到倾听共情,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想法,体会他们的感受。家长要适当放低姿态,不能强迫孩子,也不能一味地指责和批评,而是循循善诱,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很感谢学校举办这样的讲座,让我们能够学习成长,接下来我也会积极主动学习,和孩子共同进步。


还能输入140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正在加载中,请稍等...正在加载中,请稍等...

活动

1/3

话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