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上海绕口令·金铃塔》研讨暨新书发布研讨会有感
在4/13日星期天,上海绕口令传承基地举行了《上海绕口令·金铃塔》研讨暨新书发布研讨会。《金铃塔》是上海绕口令的经典作品,是上海民间文学的优秀项目,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上海绕口令﹒金铃塔》一书的编著出版,完成了对该作品历史演化、发展传承的系统研究,填补了业界空白。此次座谈会旨在对“上海绕口令”,尤其是《金铃塔》的艺术特征、文化价值及推广意义,开展进一步研讨,激发文化认同感,树牢“文化自信”,全方位做好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
我从小喜欢看滑稽戏及喜剧故事片,尤其欣赏唱派滑稽。其中为之倾倒的是滑稽说唱大师——“塔王”袁一灵,在《孩儿歌》的基础上毕生建造名闻全国的《金铃塔》,是上海绕口令经典之最。他在唱念中融合了“快口”“绕口”等技巧,咬字清楚,发音准确,舌如鼓簧,语似连珠,快而不喘,一气呵成,被同行誉为“绝话"长期流传至今,脍炙人口。
《金铃塔》原是独脚戏“唱派”里一个代表作,后来“上海说唱”从独脚戏里脱胎分离,仍把它奉为老祖宗。《金铃塔》在传播过程中,有“袁(一灵)龚伯康派”包括黄永生,及“春山(刘春山,小刘春山)派”两大流派。袁派讲究喷口,精气神十足,春山派追求含而不露,稳健“数塔”有韵味。以袁一灵为主的《金铃塔》,周伯春《龙华塔》,童双春《玲珑塔》,曾经失传现被挖掘整理的《雷峰塔》,统统归入上海绕口令门下,并被正式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为海派文化经典之最《金铃塔》为主代表的上海说唱艺术奉献爱心,是每一位热爱海派文化人的责任。并希望让上海说唱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一传统艺术的魅力。让我们尽己所能,守护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海派文化遗产!
laotudou15
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正在加载中,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