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 钱雅萍
[摘要]上海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领军城市,各行各业对于英语能力都有着不同的岗位要求,以往灌输式的英语教学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对于比同龄高中生更早踏上工作岗位的中职生来说,提高英语的听说能力更为迫切和需要。在中职英语课堂上,尽可能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进行有效的理解性输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语言输入 语言情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上海对外交往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对于英语能力提出了不同程度的岗位要求。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比同龄的高中生更早一步地跨入社会工作,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学好英语,尤其是学好英语口语对于他们的职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为适应这一趋势和时代要求,《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英语课程教学要突破片面追求语言知识的模式,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的学习是积累的过程,就如同婴儿牙牙学语,从只会发“啊”声到“爸爸、妈妈”,渐渐地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样一个过程大概需要两到三年,那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学习英语已有十几年,却很难用英语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老外进行有效沟通呢?我想造成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应该有两个,一是没有大量的语言输入,二是缺少真实的语言环境。
语言输入,不应该只是简单地给学生听大量的英语或者阅读大量的材料。根据Krashen的输入与输出理论,话语能力是在习得者通过理解性输入达到一定语言能力时自然产生的。我们的学生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和考证,表面上看英语的听读量可以说已经是大得惊人了,但并真正起到语言输入的作用的又有多少呢?比如很简单的一句“I’ve got you.”,学生看到都能理解它的意思,但在听的过程中,却会成为他们理解的障碍,因为他们不熟悉“Gotcha!”就是“I’ve got you”。当我们进行语言输入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讲解文本的意思,还要学习文本涉及的相关文化以及文本中的各类表达方式,如果是听力材料尤其还应该学习它的语音,如:不完全爆破、连读、弱化,甚至是英英和美英的发音区别。
“语音是口语交际的基础,提高英语语音水平是听说能力培养的关键,而学好语音的关键是大量的听和模仿。”对此,在课堂上可以利用英美原版电影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首先教师对于题材要进行一定的把关和选择,应选择正面积极向上的;第二,利用英美原版电影教学,让学生观看教师剪辑过的精彩片段,时长应在5-10分钟为宜。可让学生不断反复观看,使其了解电影的文化背景,并要求学生进行语言模仿,甚至是肢体语言的模仿。课后布置角色扮演的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角色的分配,台词的背诵等,在第二课时进行表演,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与指导。原版电影中有着大量生动、贴近生活的语言,学生通过耳濡目染的语言学习和模仿练习,对所学语言达到认知与应用同步上升。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努力营造语言情景,设计各种任务,除了上述提到的角色扮演之外,还可以是情景对话,小组讨论,英语演讲或者辩论,让学生尽可能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言训练。在这些课堂任务中,学生们之间通过相互合作、相互学习。教师则进行“宏观调控”,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或者将来的实习岗位进行合适的任务布置,并且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按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性格特征、男女生等进行相互搭配,这样可以给学生们营造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鼓励、互追互赶的学习氛围。
语言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教科书大多都是已经出版好几年,有的甚至已经是出版十几年,而且书面语和口语毕竟还是有不同的。如果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就很难学到“与时俱进”的语言。比如“小事一桩”,同学们想到最多的是“small case”,基础好点的学生会想到“just a piece of cake”,但现在老外流行讲的是“no sweat”;当要表达对某物很喜欢的时候,我们的学生会很快说出“I like it very much”,很少会想到用“I’m totally into it.”因此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将一些常用的口语和最新的英语表达方式分享给学生,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到最新的英语,还能使营造的语言环境更真实,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语言环境中尽可能地用所学语言进行不断操练,进行不断巩固,逐步提高听和说的能力。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要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而不是拿到多少证书或考试考到高分。在中职英语课堂上注重有效的理解性输入和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当他们踏上职场,工作中遇到老外需要沟通交流的时候拥有一份自信。
参考文献
[1]亢莉. Jigsaw教学法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教学与管理,2012
[2]赵晓茹,赵亚玲. 英文影视剧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运用. 电影文学,2010
[3]刘一平. 借助英文媒体促进听说教学. 教学与管理,2008
[4]姬晓媛,史小妹. 任务教学法与多媒体听说教学,2004
[5]Krashen S.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Applications[M]. London: Longman,1985
[6]白毅鸿. 教学支架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成人教育,2007

正在加载中,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