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别让我走

2015-12-24 12:02:35

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 潘蕾蕾

毕业照上的小王笑得是如此的灿烂,微微翘起的嘴角,一排洁白的牙齿,给人留下了清新可人的深刻印象。可是谁又会想到,两年前刚入校那时,她是一个郁郁不乐、偷偷趴在课桌上抹眼泪的孩子呢?

【案例】

早读铃声响,我像往常一般走进教室,安排学生早读后,开始执笔批阅学生的每日一记(在我的班级里,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至少一段)。阅读着上面的文字,了解学生前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感受着学生描写的各类情绪,解答各类困惑和问题,并不忘写下我的看法、意见和建议。

可是眼下这篇日记却引起了我的注意。首先,我无论如何也没看明白这日记的内容,密密麻麻的字挤在了一起,分不清楚左右偏旁,通篇都在骂“你们”。其次,平日整洁工整的日记本,独独这篇日记的纸翘起了边、起了皱,依稀还能看出泪水划过的痕迹。我抬头望望本应在早读的她,耷拉着脑袋,眼睛迷离地对着课桌上的书本,不见了平日专心朗读的模样。

我悄悄走进她,留下了一张纸条:下课来老师办公室吧:)

下课后,小王静静地跟在我后面走进了办公室。我倒了一杯开水,让他捧着暖暖手,然后试探着问她:“妹妹,你怎么啦?”

这一问,小王的眼泪好似大坝决堤一般,啪啦啪啦地往下掉,哽咽地哭了起来:“爸爸让我走,让我别跟着他过了。”

小王父母离异八年,她一直跟随父亲生活。八年来,父亲靠着他那份保安工资收入来抚养着小王,辛苦不言而喻。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成本相对较低,父亲勉强一人承担。但进入高一等的学校,学费也更上了一个台阶。父亲开始为钱而纠结,想到了前妻离婚时卷走了的全部存款,他心中烧起了一把火;想起了拆迁时,她又拿走了一套房子,心中烧起了第二把火;想到了八年来,她一人逍遥自在却从不过问孩子的生活、更没给过孩子一分钱,心中又添了一把火。终于,昨天,当孩子向父亲讨要生活费时,他控制不住了,他开始骂小王,骂小王的妈妈,一一不落地数落着前妻的不是,一遍又一遍地控诉着前妻的绝情,一次又一次地申诉着自己的委屈。说着说着,他转向小王,把孩子推出了家门,说:“你走,以后别跟着我过了,找你妈要钱去。”可怜的小王,哭着来到了母亲家,可是母亲不在家,又只得无奈回家,继续听着父亲对母亲一遍遍的责骂,无助、痛苦可想而知。

我的心越发难过,我知道,我该为这个孩子做些什么。

安慰好孩子之后,我给父亲打了个电话:“小王爸爸,孩子今天一直在哭,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情呀?”

电话那头,父亲直接回答道:“老师啊,我是真的经济困难,孩子他妈简直就不是人,从来不管孩子呀。。。”然后开始一句接一句地骂前妻,把心里的苦水一股脑儿倒了出来。

我端着电话,一边听,一边准备着该如何一一面对、直击、破解这番“狂轰乱炸”。

待父亲把这些情绪发泄完毕后,我开始一一攻破,与小王父亲的激动的情绪、愤怒的语言相反,我以平和的心态、淡定的语言,告诉父亲,孩子在学校很不快乐,很可怜,我很心疼;我还告诉父亲,孩子懂得感恩,知道父亲多年抚养的不易,而对母亲的感情却如死水一般,可见孩子是多么在意父亲对她的态度。我又告诉父亲,孩子在他的教育下听话乖巧懂事,不偷不抢,行为端正。但如果因为经济问题,把孩子逼出家门,是否想过孩子会走上旁路呢?毕竟一个十六岁的孩子,他有能力去解决这一切吗?万一还采取了不正当、不合法的手段和途径,这个代价是不是太大了呢?更何况一个女孩子呢?

父亲沉默了,不说话。我峰回路转,换取一种柔和的语言说道:“身为父母,每个人都有为难的时候,可是再难,咱们都不为难孩子,要不然怎么说‘父爱是无私的’呢?可能当时只是心情不好,可咱们毕竟是成年人,而且是家长,我们得注意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不是吗?你家女儿这么乖巧,他多么希望爸爸也能每天开心呢?”

又一次沉默,终于父亲开口了:“老师,你说的没错,我当时确实在气头上,自己也是没办法,哎,我就这一个孩子,我也希望她好,老师,你劝劝她,让她不要怪我这个没用的爸爸。“

没用的爸爸?原来在小王父亲的心里,一直是这个想法在作祟:因为没钱所以没用,因为没用,所以把孩子推给母亲。

说时迟,那时快,我迅速反应:“小王爸爸,你不能这么想。通过孩子对你的描述,我可以看得出,你给孩子提供了生活所需,在缺少母爱的情况下给予了他完完全全的父爱,千方百计努力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吃喝拉撒衣食住行一人打点,你多么不容易呀,怎么是没用呢?在我看来,正是因为你的负责,所以才有了孩子今天的一切,你应该为自己多点自信和欣慰。我见过富有的家长,却没见过哪位家长能如你一般一人扛过这一切,在我眼里,您更是一位称职的爸爸。”

父亲语塞,我接着说:“只是,我们做家长的都是成人,遇事要能克制感情冲动,保持冷静,不在气头上处理问题,不说过头话,不做过头事。这样才能树立起自己的威信,真正让孩子以你为荣,你说呢?”

“是的,老师,你说的一点儿都没错,我以后注意,”父亲回答,“还要麻烦老师垫点钱,出门的时候我一分钱都没给。”

  见此,我立刻答应,并就我们学校的一系列帮困助学政策和父亲进行说明,根据他家实际情况提出了帮困方法,从实际解决了家庭经济问题,父亲千恩万谢。也就是从那天起,孩子真真实实地开始笑了起来,因为她知道,哪怕生活再苦,只要有爸爸,就是快乐的。

 

【启示】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时代不断进步,在家长的身上也出现了很多新时代的特征,离异家庭逐年增多,贫富差距越发明显,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导致家长焦虑和烦躁情绪加重,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此情绪转移到对孩子的教育中,扭曲家庭教育,影响孩子正常发展。

教师在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时,应树立以家长为本的理念,相信家长是有差异的;相信家长是有个性的;相信与家长是能很好沟通的。从子女成长问题和家庭教育问题双角度出发,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以真诚的对话,唤醒家长对教育的认识,这样才能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体味到良好家庭教育指导的成功与快乐。

 

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 潘蕾蕾

 



还能输入140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正在加载中,请稍等...正在加载中,请稍等...

活动

1/3

话题...

返回顶部
主题管理
置顶
删除
加精华
修改
打气
屏蔽
转发
禁止回复
过户